欢迎光临港澳联盟官方网站!
钢结构安装厂家

新闻分类

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
企业名称:港澳联盟

联系人:刘经理

手机:155-2002-4848(微信同号)      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地址:重庆市南岸区南湖路19号

在钢结构施工中,如何加强材料管理和质量控制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

在钢结构施工中,如何加强材料管理和质量控制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作者: 点击:

  在钢结构施工中,材料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结构安全与性能的核心环节,贯穿从材料采购到现场使用的全过程。加强材料管理与质量控制需从源头把控、过程监督、细节落实三个维度入手,结合规范标准与工程实际,重点关注以下关键措施:

  一、源头把控:严格材料采购与进场验收

  材料的质量起点在于采购与进场环节,需通过严格的供应商筛选、资质审查和进场检验,确保材料“从源头合格”。

  1. 供应商选择与资质审核

  优先选择具备生产许可证、**质量管理体系认证(如ISO 9001)**的供应商,核查其过往业绩(如同类工程供货记录)及用户反馈,避免选择无资质或信誉差的厂家。

  对关键材料(如高强螺栓、焊接材料)需实地考察供应商生产线,确认其工艺控制能力(如钢材轧制工艺、焊条烘干设备)是否符合要求。

  2. 材料进场验收与复验

  钢材验收:核对材质证明书(如屈服强度、抗拉强度、伸长率等指标)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;检查外观(无裂纹、锈蚀、麻点、折叠等缺陷),厚度>40mm的钢板需复验Z向性能(防止层状撕裂),进口钢材需提供商检报告。

  连接材料验收:高强螺栓(如10.9级)需检查扭矩系数或预拉力复验报告(出厂需附带第三方检测报告);摩擦面抗滑移系数需按设计要求试验(如喷砂处理后检测);焊接材料(如焊条E5015)需与母材匹配(如Q355B钢对应E50系列焊条),防潮储存(焊条库温≥5℃、湿度<60%)。

  验收流程:材料进场后需分类堆放(如钢材按规格、材质分区),填写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》,对不合格材料(如外观缺陷、证明文件不全)立即退场并记录,禁止用于工程。

  二、过程监督:强化存储、发放与使用管理

  材料从进场到使用的中间环节易因管理疏漏导致性能下降(如钢材锈蚀、焊条受潮),需通过规范化的存储、发放和使用控制,确保材料“全程合格”。

  1. 材料存储管理

  钢材存储:露天堆放时需垫高(离地≥200mm)、覆盖防水篷布(防雨雪锈蚀);室内堆放需保持通风干燥(湿度<70%),不同规格/材质的钢材分类堆放(如Q355B与Q235B分开),避免混用。

  连接材料存储:高强螺栓需存放在专用防潮箱(内衬干燥剂)或密封袋中,避免磕碰损伤螺纹;焊接材料需存放在恒温恒湿焊材库(温度≥5℃、湿度<60%),焊条按型号分类悬挂(避免受潮)。

  2. 材料发放与领用控制

  实行“限额领料”制度(按施工计划发放),避免超量领用导致浪费或积压;发放时核对材料规格(如螺栓直径M20与M24不可混用)、批次(同批次材料优先使用),并记录领用信息(领用人、时间、数量)。

  现场使用时需再次检查材料状态(如钢材表面是否生锈、焊条是否受潮),若发现异常(如螺栓螺纹损伤、焊条药皮脱落)立即停用并退回。

  三、细节落实:关键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

  针对钢结构中性能敏感的关键材料(如高强螺栓、焊接材料、防腐防火涂料),需制定专项控制措施,确保其性能“精准达标”。

  1. 高强螺栓连接材料

  扭矩系数/预拉力控制:高强螺栓(如10.9级)需按规范要求进行扭矩系数复验(每批抽取8套螺栓,试验结果偏差≤±0.010),施工时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施拧,严禁用普通扳手替代专用电动扳手(避免扭矩不足)。

  摩擦面处理: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需按设计要求处理(如喷砂、抛丸),抗滑移系数需≥0.45(设计有要求时),处理后的摩擦面需采取保护措施(如覆盖塑料膜),避免油污、锈蚀污染。

  2. 焊接材料

  焊工资格与工艺:焊工需持证上岗(如钢结构焊工证),且证书有效期(通常2年)内;焊接前需进行工艺评定(如不同母材、焊材组合需验证焊接参数),施工时严格按工艺评定报告执行(如电流、电压、层间温度)。

  焊缝质量检测:全熔透焊缝(如梁柱节点)需100%超声波探伤(Ⅱ级合格),角焊缝需抽检(比例≥20%);发现气孔、夹渣等缺陷需返修(同一部位返修≤2次,返修后重新检测)。

  3. 防腐与防火材料

  防腐涂装:底漆(如环氧富锌底漆)需在工厂预制阶段完成(干膜厚度≥80μm),现场安装后对焊缝、高强螺栓周边补涂(避免漏涂);面漆(如聚氨酯面漆)施工需在环境温度>5℃、湿度<85%时进行,避免低温固化不良。

  防火保护:防火涂料(如厚型涂料)需按设计厚度施工(一级耐火极限2h对应厚度≥20mm),采用测厚仪检测(每平方米测点≥5个,偏差≤-10%设计值);防火板(如硅酸钙板)需固定牢固(间距≤300mm),覆盖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。

  四、质量追溯与持续改进

  材料质量控制需建立可追溯体系,并通过问题反馈优化管理流程:

  质量追溯:对每批材料建立“身份证”(记录供应商、进场时间、复验报告、使用部位),实现从采购到安装的全程可查(如钢材二维码标签关联材质证明与检测报告)。

  问题分析与改进:定期汇总材料验收不合格情况(如外观缺陷率、复验超标项),分析原因(如供应商工艺问题、运输防护不足),针对性调整供应商名单或存储措施(如增加防潮垫层)。

  总结

  加强钢结构材料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“严格准入、全程监控、细节达标”。通过规范供应商选择、强化进场验收、规范存储与发放、聚焦关键材料专项控制,并建立质量追溯机制,可有效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,为钢结构工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提供坚实保障。

本文网址:/news/914.html

关键词:重庆钢结构施工,重庆钢结构工程

最近浏览:

在线客服
分享 一键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
邮箱
邮箱
地址
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