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港澳联盟官方网站!
钢结构安装厂家

新闻分类

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
企业名称:港澳联盟

联系人:刘经理

手机:155-2002-4848(微信同号)      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地址:重庆市南岸区南湖路19号

钢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

钢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作者: 点击:

 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,因材料特性、工艺复杂性及环境因素影响,常出现各类问题,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结构安全与工程质量。以下是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针对性解决方法:

  一、构件制作与运输问题

  1. 构件尺寸偏差

  问题表现:钢梁、钢柱长度、截面尺寸或孔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(如长度偏差>±2mm,孔距偏差>±1mm),导致现场安装无法对齐。

  原因分析:下料切割误差、加工设备精度不足、图纸理解错误或运输过程中碰撞变形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加工前复核图纸尺寸,采用数控切割机提高下料精度;孔位加工使用模具定位,确保间距一致;运输时用枕木垫平、捆绑牢固,限制堆放层数(如钢梁不超过3层)。

  补救:轻微偏差(如长度差≤5mm)可通过现场切割或加垫板调整;严重偏差(如截面变形)需返厂重新加工。

  2. 构件变形

  问题表现:钢梁弯曲、钢柱扭曲或钢板平面翘曲(如弯曲度>L/1000且>10mm),影响安装垂直度与受力性能。

  原因分析:焊接应力释放不均、运输堆放不当(如未垫平导致局部受压)、吊装时受力不均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焊接时采用对称施焊、分段退焊工艺减少应力集中;运输时构件间加垫木分散压力;吊装前检查构件平整度,超差时用千斤顶、火焰矫正法(控制加热温度≤800℃)或机械矫正(用压力机压平)。

  补救:安装前对变形构件现场矫正(如用液压顶推器调整钢柱垂直度),矫正后复测合格再固定。

  二、安装过程常见问题

  1. 安装精度不达标

  问题表现:钢柱垂直度偏差>H/1000且>15mm(H为柱高)、钢梁水平度偏差>±5mm、轴线偏移>±3mm,导致结构整体受力不均。

  原因分析:测量仪器误差、吊装时构件摆动未固定、安装顺序错误(如未形成稳定框架就继续吊装)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使用校准后的全站仪(精度±2″)和水准仪(精度±0.3mm/km)测量;吊装时设置临时支撑(如缆风绳、千斤顶),分层安装时先形成稳定单元(如底层框架柱与梁连接完成后再向上施工)。

  补救:垂直度偏差通过调节地脚螺栓垫片厚度(每增减1mm垫片可调整约1mm偏差)或顶推钢柱校正;水平度偏差用千斤顶顶升梁端调整;轴线偏移通过撬杠微调或增设临时连接板过渡。

  2. 高强螺栓连接失效

  问题表现:螺栓松动、扭矩不足(未达到设计值)、滑丝或孔位错位(无法穿入),导致节点连接不牢。

  原因分析:未严格按“初拧+终拧”工艺施工、扭矩扳手未校准、摩擦面处理不到位(如未除锈或涂漆)、孔位加工偏差大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高强螺栓(10.9级)必须使用扭矩扳手(定期校准),初拧扭矩为终拧值的50%(使节点初步密贴),终拧扭矩按设计值(如M20螺栓约150-170N·m)施工;摩擦面采用喷砂除锈(Sa2.5级)并涂无机富锌底漆,安装前清理油污;孔位偏差>1mm时用铰刀扩孔(严禁气割扩孔)。

  补救:松动螺栓重新拧紧至设计扭矩;滑丝螺栓更换新螺栓并扩大孔位(需设计确认);摩擦面污染的用钢丝刷清理后重新安装。

  3. 焊接质量问题

  问题表现:焊缝出现气孔、夹渣、裂纹(尤其一级焊缝)、未熔透或咬边超标(深度>0.5mm),降低节点承载力。

  原因分析:焊工操作不规范(如电流电压不匹配)、焊条未烘干(含水分)、坡口清理不彻底(有油污锈迹)、焊接顺序不合理(应力集中)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焊工持证上岗(匹配钢材与焊接方法),焊条(如E50系列用于Q355钢)使用前按说明书烘干(如E5015焊条烘干温度350-400℃,保温1-2小时);坡口及两侧20mm范围内用角磨机清理至金属光泽;一级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,控制层间温度(如Q355钢为100-150℃),避免大电流快速焊接。

  补救:气孔、夹渣轻微时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后补焊;裂纹需沿裂纹两端钻止裂孔(φ5-8mm)后彻底铲除重焊;一级焊缝不合格率>5%时需全面检测并返修(同一部位返修≤2次)。

  三、防腐与防火问题

  1. 防腐涂层脱落或厚度不足

  问题表现:钢构件表面漆膜起皮、开裂,或干膜总厚度<设计值(如轻腐蚀环境≥150μm,重腐蚀环境≥200μm),导致钢材过早锈蚀。

  原因分析:钢材表面除锈不彻底(未达Sa2.5级)、底漆与钢材或层间附着力差、涂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、环境湿度过高(>85%)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喷砂除锈至Sa2.5级(无可见氧化皮、锈迹),2小时内涂刷底漆;底漆(如环氧富锌底漆)与钢材和中间漆匹配,层间用砂纸打磨过渡;环境湿度>85%或温度低于5℃时停止涂装;每道涂层厚度控制均匀(如底漆80μm、中间漆100μm、面漆60μm),总厚度用测厚仪检测达标。

  补救:局部脱落区域用砂纸打磨至金属光泽,重新涂刷同类型底漆和面漆;整体厚度不足时补涂相应涂层至设计值。

  2. 防火涂料失效

  问题表现:防火涂层开裂、脱落或厚度不均(如设计要求2小时耐火极限的厚型涂料厚度<15mm),无法满足防火要求。

  原因分析:基层处理不干净(有油污)、涂料搅拌不均匀、涂层过厚一次性涂刷导致开裂、养护时间不足(如厚型涂料需干燥7天以上)。

  解决方法:

  预防:防火涂料施工前清理构件表面油污,涂料按比例搅拌均匀(电动搅拌≥5分钟);厚型涂料(非膨胀型)分层涂刷(每层厚度≤7mm),间隔24小时;薄型涂料(膨胀型)控制单道厚度≤3mm;涂层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。

  补救:局部开裂脱落区域铲除后重新涂刷;整体厚度不足时补涂至设计值,并用测厚仪检测合格。

  四、高空作业与安全问题

  1. 高空坠落风险

  问题表现: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、脚手架搭建不牢固(如立杆间距过大)、临边无防护栏杆,导致人员坠落。

  解决方法:

 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五点式安全带(高挂低用),脚手架按规范搭设(立杆间距≤1.5m,步距≤1.8m),临边设置1.2m高防护栏杆+挡脚板;吊装区域下方拉设警戒线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
  2. 吊装事故

  问题表现:吊物捆绑不牢(棱角未加垫木导致钢丝绳断裂)、吊点设置错误(受力不均)、信号指挥混乱,导致构件坠落或起重机倾覆。

  解决方法:吊物棱角处加橡胶垫或木块保护钢丝绳;吊点按设计计算设置(多吊点同步受力),起吊前试吊200-300mm检查平衡性;信号工与司索工持证指挥,使用标准手势或对讲机沟通。

本文网址:/news/918.html

关键词:重庆钢结构施工,重庆钢结构厂房

最近浏览:

在线客服
分享 一键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
邮箱
邮箱
地址
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