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结构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,涉及高空作业、精密吊装、焊接连接等多项高风险、高技术要求的工作。为确保安全、质量和进度,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把控以下核心事项:
一、施工前准备:夯实基础,规避风险
图纸与方案审核
核对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条件(如基础标高、轴线位置),确保构件尺寸、螺栓孔位与预留件匹配。
审查施工方案,重点验证吊装路线、起重机站位、临时支撑体系的合理性,避免与周边设施冲突。
构件验收与预处理
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、材质证明及检测报告,重点核查高强螺栓、焊材等关键材料的性能。
对构件进行外观检查(如变形、锈蚀、焊缝缺陷),对变形构件进行校正或返厂处理。
预拼装验证:对复杂节点或大型构件进行地面预拼装,确保接口匹配性。
现场条件确认
清理场地障碍物,确保起重机行驶路线和作业半径内无高压线、地下管线等隐患。
复核基础混凝土强度(需达到设计值的75%以上),检查预埋螺栓或锚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。
搭建临时设施:如操作平台、防护栏杆、安全网等,并设置警示标识。
二、高空作业:防护到位,规范操作
个人防护装备(PPE)
强制使用双钩安全带、防坠器,安全带需高挂低用(挂钩点高于作业面1.2m以上)。
佩戴安全帽、防滑鞋、防割手套,严禁穿硬底鞋或赤脚作业。
案例:某项目工人未系安全带,从30米高空坠落身亡,企业被处以高额罚款。
作业平台与通道
搭建稳固的操作平台(如钢制脚手架、液压升降平台),平台承载力需≥2kN/m?。
设置水平生命线系统(钢丝绳+滑扣),确保工人移动时始终处于保护状态。
高空通道需铺设防滑钢板,两侧设置防护栏杆(高度≥1.2m)和挡脚板(高度≥0.18m)。
气象条件管控
安装风速仪,当风速超过6级(约13.8m/s)或遇雨雪、雷电天气时,立即停止高空作业。
对已安装构件进行加固(如增加缆风绳),防止被风吹动或倾覆。
案例:某超高层项目在大风天气强行作业,导致悬挑梁上的工人被吹落,造成重伤。
三、焊接与螺栓连接:质量为先,细节致胜
焊接工艺控制
焊工需持证上岗(如取得EN ISO 9606或AWS认证),严禁无证操作。
根据钢材材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(如手工电弧焊、气体保护焊),并严格按工艺评定参数施焊。
厚板焊接前需预热(100-150℃),焊后进行后热处理(200-300℃保温2小时),防止冷裂纹。
高强螺栓施工
螺栓进场需检验扭矩系数(0.11-0.15)和抗滑移系数(≥0.45),不合格品不得使用。
初拧扭矩为终拧的50%,终拧扭矩需通过扭矩扳手控制(如M24螺栓终拧扭矩为500N·m)。
螺栓穿入方向一致,外露丝扣≥2扣,严禁强行敲入或用电焊切割。
无损检测与返修
对一级焊缝进行100%超声波检测,二级焊缝抽检20%,三级焊缝外观检查。
对缺陷焊缝进行返修,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,返修后需重新检测。
记录检测数据并存档,作为质量追溯依据。